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投资大会将于11月3日在广州举行

广东省政府新闻办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投资大会定于今年11月3日在广州举行。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50名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代表确认参会。广东省商务局局长张劲松表示,大会自202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全球投资大湾区的“黄金信号”。累计签约项目3645个,投资贸易额将达7万亿元。今年9月,三局招商引资项目整体出租率为88.1%。多个旗舰项目进展顺利,有利于有效促进推动东部省生物医药、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型。本次会议持续吸引全球工商界的关注。截至目前,本次大会已吸引了63名中国跨国公司副总裁以上级别代表,众多跨国公司全球CEO将分享投资经验。过去三届会议吸引了46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71名中国副总裁及以上高管参会,展示了大湾区作为全球投资目的地的强大吸引力。大会旨在打造全球投资品牌,加强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以及中东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东方和东盟。粤港澳还将联合举办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专场招商活动,充分发挥大湾区的磁吸效应。

优质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和越族祭祀遗址是在古都绍兴首次发现的。

作为“越王建都史”证据而备受关注的绍兴古都考古研究近日公布了一系列新成果。在毗邻秋瑾古宅的塔山、长房遗址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塔山、长坊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绍兴市考古文物研究所副所长罗鹏告诉记者,在地表以下3米深处出土了马家坂新石器文化的砂陶、红陶、玉器。这是古都绍兴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照片显示的是现场挖掘出的一个装满沙子的陶瓷大锅。考古学家还首次发现了一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级越族祭祀遗址,新石器时代地层上有祭祀台、基坑、祭祀沟、交叉栏杆等。祭台下方的基坑和祭槽中,出土了大量含有兽骨的雕花五金祭坛。祭坑南侧的灰坑中还挖出了一组黑豆。去年,考古人员在绍兴市冀中遗址发现了一座大型越国木构建筑的地基,展示了越王古建建都的历史。今年,绍兴考古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积极开展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新发现。绍兴市考古文物研究所所长李龙斌表示,此次发现南北两组新的大型平台和棱柱体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其分布范围和品位属性。迄今为止发现的越国大型建筑,据说可能是规模宏大、层次较高的王宫建筑群。研究还发现,建筑物的地基由土地基和木地基两部分组成。冀中遗址西北部考古还发现了许多文字遗存,如完整的“会稽事墙”碑刻砖、文献检验的“山阴手宝”等。李龙彬说,坑内还发现了200多块泥土。目前,这些文献正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专家的帮助下进行清理、解读和保护。图为检查出土汉代文献。记者看到,宣读了一份文件,两部分内容都清晰地写着汉文官方文件。正面用墨水写有“山阴十方”,背面用墨水写有“山阴十方”。k,用墨水写着“Hohohohochuchuginwei”。李永斌告诉记者,这应该是当时官员练习书写的文件检查。书法内容可能与会稽县知事对殷海县县长的嘉奖有关。 (记者冯媛)